微信扫码
进入手机版
使用全功能
行业资讯

北京:大力培养与首都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队伍

新京报2022-05-30

5月28日,在2022年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人才之策”论坛上,围绕“新格局新征程 职业教育正青春”这一主题,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晓军表示,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沃土,正处在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机遇期和改革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期。

展望未来,吴晓军指出,始终坚持学制教育与社会培训双向并举,“不断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全职业生涯、全过程衔接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培养与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与首都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队伍。”

技工院校由高速扩张期逐步发展为提质减量期

“技能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秉承着职业教育的初心使命,致力于培养从校园到企业、从教室到车间无缝衔接的优秀技能人才。”吴晓军说道。

据吴晓军介绍,目前北京市共有26所技工院校,其中实施学制教育的有16所,在校生不足3万人。吴晓军表示,选择技工院校的学生经过院校三年、五年、七年的系统培养,成长为有为青年,活跃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科创中心建设、城市运行保障、现代生活服务等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吴晓军看来,北京市技工院校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自1951年北京市建立第一所技工院校至今,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变革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技工院校由高速扩张期逐步发展为提质减量期。通过行业合并重组,技工院校的所数不断减少,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改革创新、调整完善办学体系和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内容和教育方式,实现了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高技能人才在校生占比稳定,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求人倍率(岗位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维持在3:1等成果。

四项经验促技工院校形成提质优化发展格局

如何实现技工院校提质优化发展的格局?吴晓军分享了四项经验。其中,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内涵实力是吴晓军提出的首要经验。他指出,要突出需求导向,建设高水平特色专业,聚焦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与此同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指导各院校错位发展。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匹配度,实施教师职业能力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全力打造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同时,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优势,着力深化产教融合,采取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职业标准,学习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三对接模式。吴晓军介绍,目前,北京市每一所技工院校,每个专业都与行业领先优势的企业长期合作,全面实行学制教育订单式的培养。学生入校即了解未来就业单位和岗位,实现企业用人量身定制。大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有针对性地提升岗位技能水平。近三年已累计为企业开展在职职工培训3万余人。

多元办学,打造技工教育社会培训平台也是经验之一。吴晓军表示,支持技工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发一批覆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开发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开发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此外,吴晓军强调,应强化评价激励,着力营造技能人才发展的环境。推动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实施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贯通发展机制,打破专业技术支撑评审与职业技能评价的界限,解决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的问题。健全高技能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表彰,给予市赛获奖选手和教练奖金、破格晋升职称和技能等级、办理落户等激励措施。

三大转变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发展

“技能培训在稳就业、保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主旨演讲中,吴晓军强调了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他表示,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北京市推出了以训稳岗、以训兴业的培训新模式,推动构建数字技能培训体系,推进培训工作三大转变。

其中,由小培训向大培训格局转变便是一大调整。吴晓军介绍,在北京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下,打造了一个总体方案和29项行业部门培训补贴政策的1+X政策体系,形成了管行业、管队伍、管培训的工作实践,并实现了20个市级部门和17个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齐抓共管的技能人才工作格局,建立了培训数据一网比对,一网归集,一网统计。同时,三年来,全市共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近三百万人次。

此外,培训工作的调整还体现在技能帮扶培训向终身培训的转变,并面向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开展促进就业培训。吴晓军表示,三年来,开展本市农村劳动力等促就业,稳就业培训38.2万人。在做好重点群体帮扶培训的基础上,将培训范围扩展到企业职工培训,支持11万家企业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其中,4.9万家企业先后组织员工参加了稳岗和兴业培训,在4.9万家企业中63%的企业人均累计学习时长超过了200课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半数参培企业实现营收收入的增长。

与此同时,由传统培训向数字培训转变也是重点之一。搭建数字化培训服务体系,开放多元引进市场优质培训资源。企业可线上线下结合,通用自由搭配,按需组合选课,实现了平台广接资源,企业自主定制,职工线上学课,政府提供补贴的全链条培训新机制。同时,更加注重培训效果评价,采取培训过程+考核结果的方式,定制分类别、分时长的差别化培训标准,提高了企业和员工培训的有效性。

对于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吴晓军指出,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从立法的角度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愿景,并从三个方面明确了建设要求,一是要将职业教育建设成贯穿全生命发展周期的教育;二是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三是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他认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越来越清晰,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应把握时代发展的机遇,奋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早日由职业教育大国转变为职业教育强国。(新京报记者 吴苹苹)

声明:转载技能和就业相关资讯的目的是希望基层务工群体能了解到所处行业的动态,若标注有误或侵权,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反馈邮箱:service@aqzx.wang)。
安全在线练习平台
电话:010-53630181  QQ:55565446